最新国产区在线|狼友视频国产一区日韩不卡高清免费|伊人夜色在线|伊人无码高清视频

0731-88644688
關注邦尼,了解最新資訊
首頁  »  新聞資訊 ? 詳細
冷凍庫用戶注意查收,《冷凍肉冷藏規范》技術要求解讀來啦
2023-07-23 邦尼
          根據《中國肉類協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的要求。經中國肉類協會批準,由中國肉類協會冷鏈物流分會牽頭,濟南維爾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制定的團體標準《冷凍肉冷藏規范》(T/CMATB 7001-2020)已于2020年9月12日在中國國際肉類產業周期間對外發布。
    《冷凍肉冷藏標準規范》中有哪些值得探究的新規定?包含了哪些新的內容與含義?又將對行業產生怎樣的影響?
  中國肉類協會首席專家張子平老師為大家解讀此團標中的要點。
  中國肉類協會團體標準《冷凍肉冷藏規范》技術要求解讀
  中國肉類協會《冷凍肉冷藏規范》團體標準。規范的核心要義有三:一是推薦冷凍肉保質期達到24個月,看齊國外進口冷凍肉保質期限;二是規定冷凍肉加工、貯存過程中嚴格的冷鏈溫度控制要求,為理想的保質期奠定環境條件基礎;三是設定冷凍肉入庫冷藏時的微生物及理化指標,倒逼企業提升加工過程的衛生管理水平,維護冷凍肉質量水平。
  1. 關于保質期的技術要求及解讀
  1.1 保質期的技術要求
  以上為嚴格的冷藏貯存溫度、晝夜溫度波動幅度以及穿堂溫度條件要求。如果生產經營實際中無法達到上述條件,冷凍肉貯存溫度為-18℃及以下,出入庫交接為常溫穿堂時,推薦保質期應不超過12個月。
  1.2 技術要求解讀
  1.2.1 冷凍肉保質期國內外規定
  1986年,原商業部《儲備凍豬肉管理辦法》規定,儲備肉出庫時胴體肉溫不得高于-15℃;裝車時肉溫不得高于-12℃;卸車時肉溫不得高于-8℃。不論何時出庫,生產性冷庫儲存的凍肉生產時間不得超過6個月。當時的肉類行業經濟狀況是以屠宰生豬白條貯存為主,很少有分割肉。
  1989年,原商業部發布《冷庫管理規范(試行)》【(89)商副字153號】,要求對庫存商品嚴格掌握儲存保質期限,定期進行質量檢查。當時已經開始推廣分割肉,畜禽產品在-18℃冷庫保存,保質期可以達到12個月。
  1993年,由中國肉類綜合研究中心、中國食品公司共同主編的《中國肉類蛋品企業指南》規定了肉類產品在不同貯藏條件下的不同貯藏期限:在溫度-30℃、相對濕度95-100%的冷庫保存,牛肉、羊肉的保質期可以達到24個月,豬肉可以達到15個月。
  2008年國家標準《鮮、凍四分體牛肉》(GB/T 9960-2008)和《鮮、凍分割牛肉》(GB/T 17238-2008)分別在7.2.2和8.4.2中規定,凍分割牛肉應貯存在低于-18℃的冷藏庫內,儲存不超過12個月。
  世界發達國家對冷凍肉的保質期規定不盡相同。美國在這方面無強制性的法律規定,而是遵從行業慣例;有關主管部門介紹,在上世紀90年代初,在-20℃的貯存條件下,一般貯存8個月至24個月,可確保食用安全。歐盟(EC)的法規要求所有食品均需有日期標示。德國聯邦消費者保護和食品安全辦公室對于冷凍絞肉的保存日期僅是提供建議:牛肉為18個月,家禽肉為12個月,豬肉為6個月。
  日本肉類企業通常遵守日本公平交易委員會制定的日期標示指南,該指南建議冷凍牛肉、豬肉和家禽肉的“最佳食用”日期為生產后的24個月內,且儲存溫度不應超過-15 ℃ 。在澳大利亞,無論是標注“最佳食用”日期還是標注“此日期前食用”日期,政府都沒有明確規定;澳大利亞肉類行業專家建議-18℃保存的冷凍牛肉保質期為24個月。
  綜上所述,冷凍肉保質期是經驗數值,無法依據實驗結果從一個數學函數關系推導出精確的保質期天數。因為影響肉類產品保質期的因素很多,包括微生物污染水平、汁液流失程度、組織質構變化、產品色澤變化以及水分蒸發與干耗程度等。
  1.2.2 團標《冷凍肉冷藏規范》保質期推薦的技術依據
  中國肉類協會團體標準《冷凍肉冷藏規范》推薦的保質期為24個月,長于當前的經驗值12個月,是基于更加嚴格的保存條件:冷藏溫度從-18℃及其以下改變為-20℃及其以下;冷庫溫度晝夜波動嚴格控制在1℃;出入庫作業穿堂溫度由常溫條件變化為控制在低溫1-7℃范圍。
  分析國內幾家規模肉類企業的生產管理經驗與實驗數據,結合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相關機構咨詢意見,依據國際制冷學會推薦的不同冷藏溫度條件下不同冷凍食品的經驗保質期參考數值,將冷凍肉的冷藏溫度控制在≤-20℃,溫度波動≤1℃,設置1-7℃范圍的低溫穿堂,豬肉、牛肉、羊肉的保質期24個月,禽肉為18個月。所述產品為畜禽胴體、分割肉,不包括副產品及脂肪類產品。
  2.關于冷鏈溫度控制要求及解讀
  為保證冷凍肉的24個月保質期,加工、貯存作業中的冷鏈溫度控制是關鍵的過程性技術要求?!独鋬鋈饫洳匾幏丁穲F體標準詳細、明確制定出畜禽宰后胴體冷卻溫度及冷卻時間、凍結時間與結果溫度、分割包裝車間環境溫度與作業時間要求、冷藏庫溫度及波動允許范圍、低溫穿堂溫度要求,以及貨物交接與運輸過程中溫度與時間的控制。冷鏈不斷鏈,溫度不失控,作業保證衛生,是冷凍肉24個月保質期的基本保障條件。
  3. 關于設定入庫冷藏時的微生物學及理化指標要求與解讀
  《冷凍肉冷藏規范》團體標準規定:“入庫時,冷凍肉的初始菌落總數應不超過5×104CFU/g,揮發性鹽基氮應不超過9mg/100g,解凍損失率應不超過5%?!毙枰瑫r滿足三項技術指標,才能成為冷凍肉擁有24個月保質期的基本前提條件。
  畜禽胴體的初始菌落總數應不超過5×104CFU/g是相對容易達到的指標,通過清洗體表、火焰燎燒、剝皮、乳酸噴淋等技術手段可以大幅降低微生物污染水平,但是,后續加工環節從微生物角度講,則是細菌的污染、生長、繁殖過程,所以,必須建立針對性強的管理方法,比如HACCP(危害分析關鍵控制點)與FSO(食品風險階段目標管理法),并確保有效運行和監測,才有可能將入庫時的冷凍肉微生物污染水平控制在不超過5×104CFU/g,理想的保質期才有機會實現。
  揮發性鹽基氮(TVB-N)指動物性食品由于酶和細菌的作用,在腐敗過程中,使蛋白質分解而產生氨以及胺類等堿性含氮物質。此類物質具有揮發性,其含量越高,表明氨基酸被破壞的越多,特別是蛋氨酸和酪氨酸,因此營養價值大受影響。這項理化指標反映生鮮肉的新鮮程度鮮度。
  解凍損失率越小,表明肉組織經受的微生物污染增殖、酶作用降解、氧化變性、機械損傷等不良因素的影響越小,越有利于維護產品綜合品質,越容易達到更長保質期。
  綜上所述,食品保質期的確定應當考慮微生物和化學兩個因素,腐敗指示菌增殖達到某個水平,微生物某種代謝產物或某種氧化、降解產物積累到某個水平,二者發生其一則表明保質期結束。
  影響保質期測算的微生物與化學兩個因素
  4. 理解“保質期”概念
  保質期也稱貨架期(Shelf-life)表示食品在限定的保存條件下,產品生產、包裝后維持要求的質量特性的有限時間。保存條件的“限定”與保存時間的“有限”是保質期的兩個必要條件。
  食物就是一個動態系統,保質期受制于食品的內部因素與外部因素的變化程度。在畜禽動物屠宰(植物原料稱收獲)以及后期處置過程中,食物中的每種組分都處于不停的變化過程中。這些組分即是決定食品保質期的內部因素,表現出食品的生物化學與物理化學特性,包括營養成分含量、蛋白酶活性、脂肪酶活性、水分活度、pH值等。內部因素變化的速度是不同的,這依賴于整個產品鏈中產品暴露于環境的程度以及環境因子的強度,比如加工處理方式、冷卻鏈的溫度控制與波動范圍、接觸氧程度、光照強度、相對濕度等,這些環境因素即是外部因素。
  食品內部因素中除了生物化學與物理化學特性外,初始微生物污染水平(菌落總數)是保質期最重要的決定因素。食品的微生物安全性決定于防腐過程設計,簡言之,決定于食品污染的致病菌被抑制或減少的程度。當然,食品所處環境因素的變化也會影響食品質量屬性變化的程度與速度——腐敗速度。對于冷凍肉而言,在低溫保存條件下,食品內部因素生物化學與物理化學變化可以等同為靜止,外部因素中的大多數環境因子處于穩定不變狀態。所以,冷凍肉的初始微生物污染水平將對其他內、外因素的變化做出靈敏反應,并顯著影響保質期。冷凍肉的保質期變化符合圖2中b型曲線,初始微生物污染水品越低,保藏過程中冷鏈溫度控制嚴格、溫度波動小,則曲線下降速度越平緩,保質期越長。
  保質期內食品質量劣變模型
  食品在保質期內質量的維持依賴于初始微生物污染水平、加工技術模型、貯存與流通條件而變化;保質期長度的確定應兼顧科學性與經濟性。企業在達到《冷凍肉冷藏規范》團體標準推薦的24個月保質期,看齊國外進口同類產品,獲得經濟利益的同時,還應在產品生產、保藏過程中加強科學管理水平。在入口端(保質期開始)精準有效降低微生物污染水平;在過程中控制冷鏈技術指標與相關環境因子;在出口端(保質期結束)監測微生物、理化等食品安全指標,并擴展到其他品質指標,保證消費者利益。